“倒逼”之匠心

集团党群办 肖远金

 

  上周四,集团董事长闫友平在迎接中央环保督查工作会上强调,要“以环保督查倒逼环保工作”,“倒逼”两个字用得有力道、入骨髓、超常规,让人无处躲闪、无机可乘、无路可退。

  所谓“倒逼”,即逆向促动,逆向驱使。譬如甲乙两事物,常规是甲动则乙动,反常规则是乙先动,然后逆向促使甲动。譬如高楼筑造之地,本有“闲人勿近”之警示,却有人呆立脚手架下,累劝不去,此时有砖突然坠于脚边,呆立者定会落荒而逃。

  “倒逼”是一种逆向思维、反常规思维。比如一条河,本是先有策源地,然后才有河。“倒逼”则是,先找到河,然后循河而上找到源。又比如事物因果,本是先有因,然后才有果。“倒逼”则是,先发现果,然后逆向查找反推出因。

  “倒逼”有如“倒计时”。距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最后100天,距整体脱贫还有最后三个月,这便是“倒计时”。“倒计时”的目的,是“倒逼”工期,“反推”各项工作,让从事者有压力越来越大的紧迫感,也激发和聚积公众希望就在眼前的祈盼意识。

  “倒逼”既明,再说“倒逼环保工作”。

  “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”,是在“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”之后;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也是在有了“金山银山”之后。也就是说,当下的“美好生活”不单单需要“金山银山”,却更需要“绿水青山”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“十九大”报告中指出,我们必须打好“三大攻坚战”。“三大攻坚战”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意义,至此也便不言自明。

  企业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,花林集团自知责任重大,以至视责如天、守责如命,先后提出了“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是开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门的两把金钥匙”等理念,并专门组建高规格“环保办公室”,投入大量人力抓环保,投资数亿元整治环境。

  曾几何时,水泥生产是公认的粉尘高污染行业,工人上班时红光满面,下班却是灰头土脸。而今天的水泥企业,早已旧貌换新颜,生产车间可以一尘不染,白衬衣也可连穿数日。笔者在水泥厂的办公室,起初是一天一清扫,几年前却改作了一周一拂拭。

  尽管如斯,企业对环保工作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。一方面是生产设备因为长期运行必然发生性状改变,跑冒滴漏在所难免;另一方面,是国家对环保指标越扣越紧,对环保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因此,环保工作不可能做一次管终生,只能是永远在路上。

  持续的高压态势,尽管有利于环保习惯的养成,却也会让人产生疲惫心理和懈怠情绪,即使利剑高悬,也想“歇一歇”、“松口气”、“告一段落”,这便把环保工作推入了尴尬之地,一边是务求决战决胜,一边却想“先歇歇再说”。这就需要一声“断喝”!

  中央环保督查,便是这样一声“断喝”。

  督查本是检查、核查、督办、催办。按常理,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害怕督查。因为查出问题,官员轻则通报批评,重则官位不保,企业轻则斥资整改,重则存续不保,主要责任人甚至有牢狱之灾。因此,官员无不望而生畏,企业无不望风胆寒。

  然而,闫友平却逆向思考问题,反其道而行之,提出要以“环保督查倒逼环保工作”。也就是不把督查当麻烦、当包袱,而是当压力、当动力、当考验,以“倒计时”的方法,“逼迫”企业加大投入、加速整改、加紧工作,以确保各项环保指标持续全面达标。

  用心良苦,匠心独运,诚心之至!

  (2021年8月30日写于麻阳河)

浏览次数:982
Copyright 2011 湖北花林新型建材集团 版权所有  地址:湖北远安花林建材工业园  电话:0717-3895990  传真:0717-3895966 备案号:鄂ICP备07014048号-2[后台管理]
网络经济主体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