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林水泥公司生产部 张连红
这是几天前的事,至今仍让我惊心动魄,每每回想便感叹生命是如此脆弱,在生死攸关的那一刻,生命却又是如此的伟大。
9月12日上午8时20分,林峰设备公司3名员工在花林水泥公司旋窑处拆卸三次风管上的风阀。实施氧割操作时,由于乙炔气管漏气,导致乙炔管着火,将在现场操作的冯建强烧伤。冯在躲避火焰时,不慎跌落下平台,万幸的是冯穿戴有安全带,安全带将其悬挂在离地面10多米的空中,冯的头部、耳部撞伤出血,身体也有多处烫伤。
冯建强命悬一线!三次风管停窑刚一天,没有完全冷却,80℃多度的余温随时可能烫断安全带,如不及时将其放下来,危险将再次发生。吊在半空中的冯面色苍白,精疲力尽,惊恐万分,不断大声呼叫:“袁江啊,救命啦,救命啦,把我放下来啊!”花林水泥公司副总经理汤小成爬到窑头平面上安抚他的情绪:“你不要乱动,我们一定想办法救你!”林峰公司工程部部长胡小华、花林水泥公司中控室主任闫建华迅速找来绳子交给冯,让其踩在脚下,试图把他拉起来。由于场地狭窄,救援没有成功。
“袁江,你把吊车钩子松了,下面的人把吊篮抬过来,用吊车把他放下来。”汤小成对吊车司机袁江及窑下吓傻的熟料车间人员喊道。“吊车已吊上配重铁,放不下来。”袁江回答。“能不能想办法把吊车钩子松了?”汤小成问。“我来想办法把吊车放下来。”吊车司机袁江说。袁江从三次风管跑下来启动吊车的同时,熟料车间副主任向永贵已安排人将吊篮抬至旋窑下。“赶快把钢丝绳锁在吊篮上,你们还呆在下面干什么?”“上来一个人进到吊篮里,把吊篮扶正,把他接下来。”汤小成再次对下面呆若木鸡的人群喊道。
此时,三次风阀上的林峰公司人员已取下吊车上的配重铁,袁江及时启动吊车,将钢丝绳放至地面,熟料车间班长陈克玉进入吊篮,吊车起吊。“伸臂,向右,再向右,落,准备接人,好,接住了……扬臂,向左,落。”随着胡小华的指令,在半空中悬挂10多分钟的冯建强终于安全着地。众人从吊篮里将冯抬入皮卡,熟料车间派人协助胡小华将伤者送往医院。一小时后,医院传来消息,冯除轻度烧伤及软组织损伤外并无大碍,在场所有人悬着的心这才得以放下。
从发生事故到成功施救,只有短短10多分钟,检验了花林水泥公司、林峰设备公司干部员工面对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,现场所有人都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。救援过程中领导果断指挥,员工之间相互配合,显得紧张有序、忙而不乱。此险情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并成功施救,作为一名安全员我感触良多。
安全带就是救命带,安全防范很重要。冯建强没有从三次风管平台上掉下来,安全带起了关键作用,这与林峰公司日常安全教育、严格规范现场作业安全行为分不开。试想,如果冯建强没按要求佩戴好安全带,事情绝对是不敢想象的另外一种结局。可见,安全措施是多么重要。关键时刻,安全带、安全帽就是救命带、救命帽。
小隐患能酿大事故,隐患排查很重要。冯建强跌落下来的诱因是乙炔管老化失火,事后检查所用氧、乙炔管表面多处裂口,老化严重。如果在使用前能及时检查氧、乙炔管,发现问题及时更换,事故本可避免。另外,花林水泥公司旋窑三次风门处只有平台没有栏杆,如果设有栏杆,冯就不会从此处跌落。
领导在不在有区别,加强领导很重要。三次风门拆除之前,林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闫勤华要求胡小华必须亲临现场指挥,负责拆除工作及员工安全。如果当时没有领导现场督促冯建强系上安全带,事故发生后没有领导及时指挥救援,救援现场一盘散沙,结局可想而知。
10分钟很短,10分钟也很长,10分钟意味着一个鲜活生命的重生!我想,在场的所有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惊心动魄的10分钟!生命很渺小,安全很重要。兄弟姐妹们,且行且珍重!
|